创新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扎实推进平安吉林建设
创新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
扎实推进平安吉林建设
吉林省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 金振吉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推进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“四个全面”战略高度,对社会治理作出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指示,特别是多次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出明确要求,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带有方向性、根本性问题,为我们创新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。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上,孟建柱书记对增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部署,具有很强的针对性、指导性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孟建柱书记讲话精神,紧紧围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、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要求,加快建设立体化、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为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、建设平安中国提供有力保障。
吉林省委、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,全面落实中办、国办《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》和南昌会议精神,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,全省社会治安形势持续稳定,人民群众安全感始终保持较高水平。一是始终坚持把顶层设计、统筹规划摆在突出位置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,省委、省政府研究制定了《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》、《关于进一步深化平安吉林建设的意见》、《关于深入推进基层平安建设的意见》和《关于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实施办法》等指导性文件,坚持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,形成了党政主导、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。二是始终坚持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平安建设的基础工程。创造性地推进了情报导控、街面巡控、视频监控等治安防控“十张网”,着力强化风险管控、强化实战指挥、强化科技运用、强化整体联动,不断提高了社会治安防控整体效能。三是始终坚持把推进社会化、法治化、信息化、网格化、精细化作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抓手。深入研究推进“五化”建设的目标、任务和具体措施,着力破解社会共治、法治保障、科技运用、基层基础、精细管理等方面的难题和短板,有效提升了社会治安防控能力。四是始终坚持把基层平安创建作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基础。着眼于把问题发现在基层、解决在基层,大力加强基层组织、队伍、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,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和综治中心建设,深入推进平安村屯、平安社区、平安校园、平安医院等基层平安建设,夯实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基层基础。
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孟建柱书记讲话精神,下一步,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:
创新协调联动机制,努力在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整体效能上取得新突破。围绕提高整体效能这个核心,我们要更加注重联动融合、开放共治,进一步搞好统筹规划、创新协调联动机制,推动地区协作、部门联动、条块互补,促进信息互通、力量统筹、资源共享,保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、高效、协调运转。健全信息联通共享机制。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,健全信息共享平台和共享机制,推动数据资源从人工采集为主向机器采集为主转变,从无偿提供向平等交换交易转变,推动政法综治专业数据、政府部门管理数据、公共服务机构业务数据、互联网数据集成应用,最大限度地汇集各类社会信息资源,努力实现对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的全时空感知,牢牢把握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主动权。完善部门联动机制。全面推进省、市、县、乡、村五级综治中心建设,有效整合综治、公安、司法、民政等部门资源力量,确保综治中心在纵向上运转规范、衔接有序、指挥高效,在横向上资源整合、信息共享、协调一致,强化涉稳信息收集、治安形势研判、矛盾化解督导、应急处置调度等实战功能。完善合成作战机制,不断深化部门警种合作、区域警务合作机制,切实提高现代警务的综合效能。建立与社会力量合作联动机制。把适合由社会组织承担的矛盾纠纷调解、特殊人群服务管理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、社会治安防控等工作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,交给相关社会组织承担,发挥好他们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。充分发挥自愿交换、平等竞争、商业运作等市场机制作用,发挥企业在资源、技术、人才等方面的优势,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。
创新科技运用,努力在提高基本要素掌控水平上取得新突破。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等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,为做好基础要素掌控提供了全新手段。我们要更加注重运用大数据,加强对基础治安要素的动态掌控,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智能化水平。推进大数据、云计算中心建设。把省、市、县公安指挥中心升级为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,推动其功能由传统的接警派警拓展到汇聚研判数据、精准推送信息、引领基层警务实战。建立健全数据、指挥、行动一体化工作机制,实现数据引领下精确指挥、精准行动,提高预知预警、防控风险、服务群众能力。加强对基础要素的动态管控。围绕“人、地、物、网”等基本治安要素和“吃、住、行、消”等日常活动轨迹,推动落实实名制、信用管理制度和产权制度等基础性制度。在做好传统的实有人口、实有房屋管理基础上,加强寄递物流、网络约租车、无人机等新业态和高铁、地铁、轻轨等新设施的安全管理,把车辆管理、旅馆住宿、暂住人口等管理信息与公共服务信息、社会信息全面掌握起来,提高动态管控水平。坚持专群结合。发挥依靠群众、专群结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,健全完善“脚板+网络”、“传统+科技”、“专门工作+群众路线”等新思路新办法,注重在快递员、出租车司机、清洁工等群体中发展信息员,进一步拓展信息收集渠道。通过发放“微信红包”、手机话费充值和实行“志愿服务文明积分”、志愿服务记录制度等办法,落实举报奖励制度,完善见义勇为人员认定和补偿救济机制,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。
创新防范打击方式,努力在防范打击新型犯罪上取得新突破。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防范打击难度大、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,我们要创新防范打击方式,实现网上治理与网下管理、法治手段与技术手段、专门力量与社会力量相结合,增强工作主动性。落实源头防控责任。推动电信、银行等单位加强行业监管,完善银行账户异常资金交易风险防控系统,对异常资金交易及时采取紧急停止支付、快速冻结措施。严格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,坚决整治制作传播改号软件、违规出租电信线路等不法行为。增强打击新型犯罪攻坚能力。加强公安机关与银行、电信企业的协作配合,进一步推进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建设,实行打击、防范、治理一体化,形成防范、打击合力。完善警种合成、部门协作、区域联动,采取打源头、端窝点、摧网络、斩链条等措施,坚决遏制电信诈骗等新型犯罪高发势头。创新完善打击犯罪组织形式。把发挥整体优势和发挥专业优势结合起来,统筹好纵向横向警力资源,建立工作平台、专案小组,划小作战单元,以专业、灵活、高效的组织形式应对犯罪职业化。
创新力量下沉、保障下倾机制,努力在激发基层活力上取得新突破。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,基层基础建设既是根本性任务,也是紧迫性工作。我们要创新力量下沉、保障下倾机制,努力使基层更有活力、基础工作更加扎实、基层队伍更有战斗力。推动力量下沉。加强基层综治中心,把基层政法综治资源力量统筹起来,将服务管理资源向基层社区、网格延伸,提高服务群众、化解矛盾、维护稳定的水平。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,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变化,因事设岗、因岗定人,解决基层一线警力结构性缺编问题,把更多警力投向案件多、任务重的地区和岗位。加强工作保障。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,重点做好基础设施、技防设备、装备建设的立项规划,做到与城乡规划、旧城改造、社区建设等工作统筹推进。加大投入力度,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,从人力、物力、财力上保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顺利进行。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。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综治工作(平安建设)考核评价指标体系,采用评估、督导、激励、惩戒等措施,形成正确的激励导向,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。